恭喜 Umibio 客户在 Molecular cancer 发表 IF=27 分文章,助力肿瘤外泌体circRNA 研究!

福兔贺岁



闹新春 迎兔年

研究背景:外泌体已成为多种癌症的重要生物标志物,并含有丰富的环状rna(circRNAs)。然而,外泌体环状rna用于诊断的潜力及其分子机制在结直肠癌(CRC)中的作用尚不清楚。
研究方法:通过RNA测序、exoRBase数据库和组织微阵列鉴定CRC特异性外泌体环状RNA。评估血浆外泌体环状rna的诊断性能,在无癌作为对照组,癌症前期患者、结直肠癌患者和其他类型癌症患者中进行。相应的生物功能主要通过circRNA下拉探针、蛋白质组学分析和RNA免疫沉淀分析进行评估细胞和小鼠模型。
研究结果:CircLPAR1被包裹在高稳定性和可检测性的外泌体中,并在血浆中表达外泌体在CRC发生期间显著减少,但术后恢复。Exosomal circLPAR1在CRC诊断中显示出癌症特异性, ROC曲线显示,外泌体circLPAR1能够区分结直肠癌患者和无癌对照个体,并且AUC高于CEA和CA19-9(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生物标志物),外泌体circLPAR1、CEA和CA19-9的组合能够增加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。此外,circLPAR1在CRC组织中下调,并与总生存期相关。机制上,外泌体circLPAR1被CRC细胞内化,并抑制肿瘤可能是因为外泌体circLPAR1直接与eIF3h结合特异性抑制了METTL3-eIF3h间的相互作用,降低癌基因BRD4的翻译。
扫码关注更多
往期推荐